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乐秀窝 > 军事 > 谍影重重 > 第七百八十一章 武汉空战

谍影重重 第七百八十一章 武汉空战

作者:西方蜘蛛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4-01-22 02:50:18 来源:sang采集规则-源站1

空袭的警报声尖利的响起,在武汉的上空听起来是如此的刺耳。

尽管日军距离武汉还远,但这样的空袭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银色闪光”号缓缓的靠拢到了码头。

似乎不管在武汉发生了什么,都和这艘美国邮轮无关。

那面美利坚合众国的旗帜,特别的醒目。

“戴先生,到了。”

“哦,你陪那些俄国人先下去吧,注意安全。”

“是的。”

此时的孟少垣,根本没空去照顾自己的家人。

阿纳托利斯基和他的同伴们,在孟少垣的陪伴下,终于踏上了武汉的土地。

他们中的许多人居然都忍不住开始欢呼起来。

战斗,他们即将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开始战斗!

“看啊!”

忽然,有个苏联飞行员指着天空大叫。

天空上出现的,对于这些苏联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

伊15和伊16战斗机。

苏联人喜欢把她们分别昵称为“黄莺”和“燕子”。

而这也是苏联援助中国的主力机型。

伊15是双翼机,飞行稳定,转向盘旋性能优异,缺点是飞行速度较慢。而伊16是单翼机,飞行速度快,俯冲、爬升性能出色,不足之处是操纵没有那么灵活。

面对它们的主要对手是日本的九六式,这两种战斗机分别在机动性和速度上大占优势,二者又刚好形成互补,在历次的空战中,苏联飞行员利用双机配合的战术,战果显著。

而苏联为中国提供的轰炸机,则是图波列夫设计局设计,外号为“喀秋莎”的斯勃快速轰炸机。

它以轰炸机的面目出现,其速度甚至比日本九六式战斗机还要快,单凭速度就能摆脱日本飞机的追击。

随着苏联援助的大批到达,到1938年2月,中国各战场的空军已有390架作战飞机,其中主要是苏制飞机。

再加上大批的苏联援华志愿飞行员,中国空军的主力防空力量,实际上已经由苏联志愿航空队承担。

南京沦陷后,中国的空中力量大部分配置在华中地区的机场,武汉因为战略位置突出,集中了三分之一的战机,超过一百架。

随着苏联飞机和飞行员的到来,天空的局势开始发生逆转。

在中苏两方的共同协商和配合下,他们联手在武汉上空上演了一出好戏。

4月28日,几十架战机先后起飞,故意低空飞过武汉,做出大规模调动的假象。当晚,这些飞机又悄悄地返回了各自的机场。

果然,29日下午,日本28架轰炸机在18架战斗机的护航下,气势汹汹地来到武汉上空,却一头扎进了伊15、伊16战斗机早已编织好的大网里。

伊15依靠突出的机动性,与日本护航战斗机缠斗,伊16则施展开速度优势,上蹿下冲,狼入羊群一样撕咬着日本轰炸机。

一架架日本飞机拉着长烟从空中坠下。最后双方战损比是36比5,创造了中日开战以来最大的空战战果。

在日本航空兵的口中,苏联志愿飞行员被称为“暴徒”,他们吃足了这些“暴徒”的苦头。

而此时出现在武汉上空的,正是这些勇敢的“暴徒”们!

12架日本双翼战斗机飞临武汉上空,8架苏联飞机和1架中国飞机迅速起飞拦截。

日本人一开火,一架苏联飞机就垂直俯冲脱离危险,日本人紧紧追赶着一直向下,苏联飞机突然来一个垂直翻滚,再次脱离,然后猛然对着日本飞机开火。

击中!

日本飞机在空中划出了一道长长的黑色火焰,接着急速想着地面坠落!

“乌拉!乌拉!”

地面上的苏联飞行员,爆发出了一阵阵的欢呼。

有的人还摘下帽子,不停的冲着空中舞动。

孟少垣也亲眼目睹了这场激烈而精彩的空战。

加油,加油!

保卫武汉,保卫中国!

空战进行的非常猛烈,3架日机被击落,1架负伤仓皇逃离战场。

而中苏空军方面,仅仅只有一架负伤。

两国空军,再度保卫了武汉的天空!

而就在所有人以为空战即将结束的时候,天空上最精彩的一幕在所有人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发生了。

“撞击作战”首次出现在空战中!

顾名思义,撞击式作战就是用自己的飞机去撞毁敌方的飞机。看上去颇有些同归于尽的架势。

在未来,这看起来和日本航空兵的“神风敢死队”似乎是同一种做法。其实,这两者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日本的“神风敢死队”是自杀式袭击,起飞后就没有归程。

而苏联志愿飞行员的撞击作战则是艺高人胆大,撞毁敌人,自己还能安然返回机场。当然,这一方面凭借高超的技术和非凡的勇气,另一方面也有赖于苏联飞机的皮糙肉厚。

第一个采用撞击作战的是苏联志愿飞行员古宾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